首页
>
全部资讯
>
关于举办上海大学2021年度“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征文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上海大学2021年度“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征文比赛的通知
消息日期:2021/4/12
各院系:
2011年以来,上海大学全面实施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学校构建了由“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和“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等模块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了200多门通选课、54门核心通识课和400余门新生研讨课,首创“一模式三系列”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进一步增进广大师生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通识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加大力度培养上海大学本科生写作能力,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教书育人氛围,更好地总结我校十年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成效,我们拟举办“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征文比赛。具体如下。
一、参赛对象
在校本科生,任课教师
二、比赛要求
1.征文类型
符合以下任一类型的文章均可参赛:
类型一:在通识类课程学习中撰写的学生课程论文,或在读书报告、讨论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论文。
类型二:学生以“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为主题,自拟标题,可基于课程谈自己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或通识教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类型三:教师以“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为主题,自拟标题,谈自己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心得。
2.参赛方式
每名学生(或教师)投稿数量(每种类型)限1篇,符合以下任一方式均可参赛。
方式一:学生课程论文经教师推荐。任课教师写出书面推荐意见,并附上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方式二:教师和学生踊跃自愿参赛。
3.文章要求
l师生撰文(不用推荐)。主题为“为未来:我与通识教育”,题目可自拟。要求原创。字数限制在2000字以内。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l学生课程论文(经任课教师推荐)。字数以3000-5000字,须使用中文写作。
(1)论文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清晰的论证思路,充分的征引(文献、数据等)材料;
(2)体现通识教育课程价值引领、能力素质要求,诸如反思能力、学术视野、贯通能力、学术表述能力等;
(3)逻辑严密,结论鲜明,文笔流畅。论文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三个部分。如有引文,须注明出处,论文注释采用尾注形式。文章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4.参赛文章须恪守学术规范。
三、评审方式
第一轮初审,通过的文章进入第二轮评审;
第二轮专家会议评审。
四、奖项设置
1.主题文章
一、二、三等奖若干
2.课程论文
一、二、三等奖若干
各类奖项择优评审,宁缺毋滥。获奖文章和论文将集结成册,可能以一定方式宣传。
五、投稿须知
1.投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6月1日(过时不再受理)。
2.投稿方式:
第一,格式:课程论文/主题文章-标题-学院-学号姓名。
(如:主题文章-我与通识教育-学院-1912x张x)
第二,在截止日期前,发至邮箱freshman@oa.shu.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通识征文+课程论文/主题文章+学号姓名,投稿成功以收到邮件回复为准。
联系人:曹老师,电话:66133381(0)
上海大学教务部
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202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