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资讯
>
关于开展2021年度校级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务部【2021】8号)
关于开展2021年度校级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务部【2021】8号)
消息日期:2021/4/16
各单位: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附件1)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17号)(附件2)的精神,组织开展2021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本次校级重点课程和市级重点课程的申报工作同时进行,学校将根据申报条件和课程基础,在遴选校级重点课程的基础上,择优推荐申报市级重点课程。
一、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须为我校开设的本科课程,至少已开设两轮,课程负责人应是申报课程的授课教师。
2.申报类型:在线课程、线下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全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各种类型,学校将统筹考虑申报课程的覆盖类型。
3.申报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符合:
(1)教学理念先进,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积极开展研究型挑战性教学;
(2)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
(3)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
(4)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5)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6)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
特色鲜明,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评教好的课程优先推荐申报市级重点课程。
4.已入选国家级和市级称号的课程原则上不再列入本次重点课程申报范围。
二、申报额度与经费
校级重点课程:拟立项50门,宁缺毋滥。
市级重点课程:我校申报额度是40门。
原则上每个教学单位申报不超过5门,专业数超过5个的,申报数可适当放宽。
课程建设周期2年。学校将根据立项项目的实际需要予以经费支持,最多不超过5万元/项。
三、建设要求
课程建设应体现《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提升高阶性。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突出创新性。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增加挑战度。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申报课程申报表中的“预期效果和考核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建设期内至少面向全校开设一次反映建设成果的公开课;
2.入选学校申报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推荐名单;
3.入选校级(含)以上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名单;
4.课程负责人获得教学奖励称号;
5.出版教材;
6.发表与所申报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教改研究论文。
其中第1项必须包括,第2~6项至少选1项。
四、申报办法
1.4月21日前,各单位按照申报条件组织教师申报、初评、遴选排序,公示无异议后推荐申报,将申报材料报送教务部。
2.学校在各单位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公示无异议后,择优立项2021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和推荐申报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3.后续线上申报事宜,另行通知。
五、申报材料
纸质材料:《上海高校重点课程项目申报书》(附件3)一份
电子材料:《上海高校重点课程项目申报书》和《2021年重点课程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excel文件以及盖章的PDF文件)
联系人:陈晓玲 邮箱:xlchen@shu.edu.cn 办公电话:66133507-803
附件: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教委高〔2020〕30号)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度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17号)
3.上海高校重点课程项目申报书
4. 2021年重点课程项目申报汇总表
5.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
上海大学教务部
2021年4月16日